Wednesday, January 7, 2009

感受中国四篇 (China Trip Reflection)

(一)天津篇

子弹列车快如其名,最高时速逾三百公里。短短25分钟,连通京津。微笑自如的乘务员,送给每个乘客一瓶来自西藏高原的矿泉水。

送给老人家的书,据说审阅过半。金融海啸,成了姐妹花饭前的议题。美国佬如今不得不谦虚学着点,恶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课。中国人现时骄傲,看来不仅因为京奥。

充满乡音的主祷文,结束每日晨祷会。北方杂粮,是难得的养生佳品,填补时差挖的墙脚。

寒冷的步行街夜市,并不少游客光顾。赵四小姐对当时痛失爱子的少帅及时而多情的安慰,都陈列在早年宣教士开设的宾馆里。

狗不理的世纪承传,继续发扬光大,一个值五元。加上香酥的麻花,都由大哥他慷慨买单。

“市政府,国务院,帮帮您的子民”,巨幅请求高挂在大楼前,吸引路人的眼球。

据说某保洁工替某楼顶暴发户打扫完房间与厕所,染上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综合症,恨不得把自家的寒舍给烧了。

不平等与心怀不平,是社会的一个写真。

(二)湘鄂篇

还给弟弟的钱,摇身一变成为我自己身上的衣裤。免债无论如何都是恩典。

父亲的坟,又爬满了敌不过星星之火的茅草。墓碑上的亲眷名字,被岁月之水洗得褪了色。母亲那边,还要再等一年才可树碑立传。湖北的姐夫,躺在自留地的下面,无声提醒那次越洋话别。

活着的人们,继续认真地花自己与别人的钱,洗头洗脚。唯物主义的国家,把身体保健提到了无微不至关怀每一个原子的细腻境界。心灵深处的呐喊,淹没在嘈杂的搞活经济的人流与物流里。

两位28年不见的高中同学,相遇在班主任老师的家里。欣闻另一位喜欢读书思考的同学,已经积极参加教堂的聚会。

初中生一天十三个小时在学校啃书本。周末还要补习(据说开补习课的许多老师平时学校上课多少留了一手,补习课本也需要到指定商店购买。师道尊严,了有新意)。上网一查,在美国的儿子郑重向他的朋友们宣布,他推迟写家庭作业。中美两个社会还真是两重天啊。

仍然逍遥自在过田园生活的三姐夫种的橘子,如今卖不出好价钱。理由让人很无奈,据称来自四川灾区的有些橘子,长了死人身上的虫。此橘固非彼橘,但消费者如何辨别得清。三鹿毒奶事件还未结案,吃得保守点总是上策。

(三)成都篇

胡主席访问灾区的日子(事后从新闻里才得知的),我第一次落步蓉城。还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。咱媳妇小时就在那里呆过两三年。据表哥密告,如今的酒量,得益于儿时的训练。成都话,特别养耳,尤其是从屡次考倒我们脑筋急转弯的九岁小妹口中说出来。

研经与主日聚会,挤满了顶楼的公寓。从世界屋脊下来的弟兄,第一次见到准岳母。

宽窄巷子,旧貌新款。与大表弟一家坐下来,慢慢地品一杯让人晚上难以成寐的茶。容让配备放大镜的挖耳工进进出出,搬走一些本来就不该久留的垃圾。最妙的是,细长的挖耳工具还能发出悦耳的颤音。表哥与小表弟陪游景里,已然相当西化的天地。一东北来的大学生侍应,毕业后准备去广州谋生。剥茧抽丝,工序堪称一奇。丝绸果然来之不易。

公园里的出租小屋,摆了三具自动洗牌码牌的麻将机。算是平生首次看见这种已经几年老的高级玩意儿。七舅把屋子全天租下来了。三位老人陪我玩了若干回合,我手气不差,赢多于输。午饭后慷慨激昂解说福音奥秘的当儿,屋内花盆突然快速震荡了几秒钟(原来北川当时发生了四点九级地震)。小舅出人意料,晚饭中当众背诵主祷文。文革期间,他斗胆看禁书,包括圣经。劝他去教会,他自恃清高,说那里传得不地道。

一群基督徒矢志重建灾民的心灵,正积极调动远近各地的教会来认领参与。

跟川大学子谈论如同推石上山的生物制药的现状与前景,更喜闻年青人对福音饶有兴趣。次日上午专开一堂布道,并邀多位祷告接受主,表哥亦同祷在列,何等福气。

(四)北京篇

宴请五舅全家并新婚不久的表弟,以及清华读研的侄女,并分送福音书本与小册子。查证属实,全国各地家长给孩子的老师送礼不送钱,已经蔚然成风。

先后作客几位海归弟兄姐妹的家中。他们如同被上帝移栽的香柏树,为主发旺放光。

最后的晚餐上,见到一位24年未谋面的大学同学。他几年前信了主,在不同教会转了一圈,近入安息日会。席间由他率先巧妙开火,展开了一场神学之争。此行从教导护教开始,到实战练兵结束。

离京前,带领内弟和弟媳并家政(来自重庆的阿姨保姆)祷告接受主。中国之行,于是画了一个相当完美的句点。

我满满地带上亲人们的祝福(包括食品礼物),赶回来为妻子庆生,更为岳父母喜庆金婚。

No comments:

About Me

Ph.D Biochemist, Itinerant Evangelist